十架的愛和救贖 #重新定義神 #我與神的靈性成長

✝️《十架大愛》課程設計

主題:從預言到十架,進入主的愛與捨己生命


📖 問題討論區|帶領深入生命的提問

1️⃣ 基督降生應驗了哪些舊約經文?

  • 彌迦書5:2:「伯利恆以法他……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,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。」

  • 以賽亞書7:14:「必有童女懷孕生子……名叫以馬內利」

  • 以賽亞書9:6:「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……祂名稱為奇妙策士、全能的神……」

引導問題:這些經文有什麼特別?耶穌的降生是否也應驗了你心中的盼望?


2️⃣ 耶穌為你受了哪些痛苦?

  • 身體的痛苦:鞭傷、荊棘冠冕、釘十字架

  • 靈魂的痛苦:門徒離棄、彼得不認、群眾譏誚

  • 與父隔離的痛苦:「我的神,我的神,為什麼離棄我?」(詩篇22)

引導問題:你曾有過覺得被神或人「離棄」的時候嗎?你能與祂的苦一同連結嗎?


3️⃣ 你對祂的愛有何回應?

  • 是感動?是淚水?是沉默?還是……轉化為行動?

討論方向:你的愛是否轉化成生活中的選擇?你願意為祂放下什麼?


4️⃣ 全心歸向祂、愛祂、事奉祂?

  • 馬可福音12:30:「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愛主你的神。」

  • 你能在家庭、工作、教會哪個領域回應這句經文?


5️⃣ 試簡述主耶穌的生平。你從祂身上領受哪些教訓?

  • 出生卑微,成長順服,受試探卻不犯罪

  • 醫病趕鬼,傳講天國

  • 不求自己的榮耀,常退到曠野禱告

  • 為門徒洗腳,為仇敵禱告

  • 順服至死,死在十字架上

引導問題:哪一段耶穌的生命最觸動你?你想學祂哪一個特質?

✝️ 十架大愛主題引導

🕊 神是聖潔公義的

  • 神不能容忍罪,十架是審判的所在

  • 十字架是神公義與愛的交會點(羅馬書3:26)

❤️ 神是慈愛的

  • 雖然人悖逆,神仍差遣愛子

  • 約翰福音3:16:「神愛世人……」

思考:你能接受一位既公義又慈愛的神嗎?祂對你生命的期待是什麼?


🩸 思想主耶穌的苦難片語默想

「我的神,我的神,為什麼離棄我?」(可15:34)

  • 出自詩篇22篇的應驗,是最深的痛

  • 那一刻祂承擔了全人類的罪,與天父隔離

「祂救了別人,不能救自己」

  • 群眾譏笑,卻正是救恩的真理

  • 若祂救自己,就無法救我們

  • 這是「不選擇自保,選擇捨己」的愛

默想指引:你是否願意為了愛,選擇不為自己辯護?

✨《重新定義神》課程架構與靈性詮釋

主題:從宗教教條中出走,走入與神的活潑對話

神不是過去某段經文的回音,而是當下與你互動的存有。


📖 核心課程架構解析

1️⃣ 對神最大的褻瀆

不是懷疑神,而是將神框限於恐懼、審判與「交易」的信仰模式中。
➡ 引導學員省思:我對神的認知,是愛的?還是懼怕的?


2️⃣ 揮別「昨日之神」

「昨日的神」是宗教、民族、父權、罪疚投射所建構的神。
➡ 此刻,是進入「當下之神」——與人類共同進化的靈性共振體。


3️⃣ 引介「今日之神」

神,是一種存有的力量、一種全然同在的愛與智慧。不是形體,而是一種意識的臨在
➡ 鼓勵學員重新感受與神的關係,不是下對上,而是內在對內在。


4️⃣ 拯救世界?或是拯救自己對世界的認知?

人們常期待外在神干預,但真正的救贖發生於內在覺醒。
➡ 神的救贖透過你「做神的工作」來實現。


5️⃣ 改變對神的稱呼

試著稱神為:「源」、「存在」、「我所是」、「愛」、「內在大師」
➡ 名字不是神本身,而是接通這份關係的入口。


6️⃣ 重新定義神的特質

傳統:全能、審判、妒忌、超然
重構:同理、參與、無條件、非暴力、創生

➡ 神不是「有」這些特質,而是「是」這些特質的流動本身。


7️⃣ 以你感覺良好的方式想像神

神無形,但你可以用畫、寫、唱、舞、靜心,創造你與祂的專屬語言。
➡ 鼓勵靈性創造力:與神對話的方式千變萬化,只要真實。


8️⃣ 宇宙是個活系統

萬物皆有靈,宇宙非機械式,而是頻率、共振、互動的活網絡。
➡ 神在你與宇宙互動的每一刻出現。

✨【重新定義神 × 操練信仰】5則故事學習模組


🌿故事一:《那天,我不再怕神》

主角:Ruth|從小在傳統家庭長大,信仰充滿懼怕與罪疚
Ruth一直以為神是會「記帳」的神,常常活在「我又做錯了」的恐懼裡。
直到一次她在讀《重新定義神》的書時,看見一句話:「神不是審判你的人,而是一直站在你身邊的理解者。」
那天她哭了,第一次說出:「神,我知道你不是要懲罰我,你一直在等我願意回來。」

🛠 操作練習:

  • 寫下你對「神」最深的情緒是什麼?(懼怕?責怪?距離?還是親密?)

  • 然後試著用你現在願意相信的方式,重新為神取一個名字(如:安慰者、同行者、無聲的擁抱)

🙏 信仰反思:

你是在活你父母信的神?還是你自己真實經歷的神?


🌀故事二:《我從來沒想過,神會用我的創意說話》

主角:Isaac|年輕插畫家,曾對信仰感到無聊與形式化
Isaac從小在教會長大,但覺得信仰枯燥乏味。直到有一天他在畫畫時,忽然感到靈感爆發,畫出了一幅他從未構思的天使圖像。
那時他有一種內在的聲音:「我喜歡你創造的樣子。」

🛠 操作練習:

  • 用「你最自在的方式」向神表達:畫畫/寫歌/寫詩/錄音/跳舞/編織

  • 問自己:「我能從這件創作中,感受到神的哪個面貌?」

🙏 信仰反思:

神不只在禱告中說話,也在你自由創造時對你微笑。

🔥故事三:《我的神,不再是只能在教堂裡出現的神》

主角:Tina|曾熱心服事,卻在職場中感到信仰無能為力
Tina覺得只有在敬拜時能感受到神,工作上、育兒中都像靠自己硬撐。直到她重新學會「用當下經歷神」:煮飯時禱告、搭捷運時默想、在憤怒中問:「神你也在這裡嗎?」

🛠 操作練習:

  • 設定一天三次「神在哪裡」提醒時段(早中晚)

  • 每次用一句話與神連結:「神,你現在正在看我嗎?」

🙏 信仰反思:

神不只是「屬靈時刻」的參與者,而是你生活的共同編劇者。


💔故事四:《原諒,是我與神之間的事》

主角:Leo|被合作夥伴背叛,長期活在怨恨裡
Leo知道要饒恕,但總覺得對方不配。直到有一天他在讀《十架大愛》時,主耶穌那句「父啊,赦免他們,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」擊中了他。
他明白,饒恕不是替對方解套,是為自己打開枷鎖。

🛠 操作練習:

  • 列出你「目前最難饒恕的對象」

  • 寫一句祝福給對方(不需要交給他),並為自己說一句祝福:「我也值得被釋放。」

🙏 信仰反思:

當你選擇饒恕,神就在你心中做了一個靈魂手術。


🌈故事五:《我原來就是神的延伸》

主角:Maya|學靈性多年,但常覺得自己不夠格與神連結
Maya總覺得還要修行「更高階」才配與神接近,直到有一次在冥想中,她聽見一句內在聲音:「你不是在學變成光,你本來就是光的延伸。」

🛠 操作練習:

  • 寫下你身上3個「你知道神會欣賞的特質」

  • 在鏡子前說一句:「我是祂的延伸,我代表祂來到世界。」

🙏 信仰反思:

真正的靈性,不是從外面努力修成的,是你願意承認你早已是祂的樣子。

 

 

 

相關商品

AI課程規劃:從新人到大師的全面學習方案 歡迎合作討論! 提供商業分析建議及指導AI工具的實際操作。 每階段 課程建議價

AI課程規劃:從新人到大師的全面學習方案 歡迎合作討論! 提供商業分析建議及指導AI工具的實際操作。 每階段 課程建議價

 AI課程規劃:從新人到大師的全面學習方案總目標:針對AI技術的不同層次應用需求,從基礎技能開始,逐步提升到進階專業應用,最終達到精通級別,涵蓋文案、視覺設計、影片製作、音樂創作與行銷策略等多領域應用。學習模式:課程設計分為 初級、中級 和 高級,每級包含 12 檔課程,理論與實作並重。 價格內容提供參考,依需求可做調整! 初階課程課程建議價 20000元 3天實戰班目標:讓學員掌握AI基本工具的使用,並應用於簡單的實務需求。AI工具導論:了解ChatGPT、DALL-E、SUNO等AI工具的基本功能與應用範圍。ChatGPT帳號申請與操作技巧:學會申請與使用ChatGPT,熟悉其操作介面與指..

$20,000 $20,000

標籤: 十架的愛和救贖 #重新定義神 #我與神的靈性成長, 福音教會, 生命贏家-基督福音#文青旅遊 #走讀導覽 #數位轉型